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练法指点
老架一路以柔为主,柔中有刚,其特点是舒展大方,步法轻灵稳健,身法中正自然,内劲以缠丝劲为核心统领全身;动作如行云流水,绵绵不断,一动皆动,一静具静,发劲时松活弹抖,完整一气;在劲力上以掤、捋、挤、按为主,以采、挒、肘、靠为辅。练习时要求做到虚领顶劲,立身中正,松肩沉肘,含胸塌腰,屈膝松胯,裆劲开圆,呼吸自然,气沉丹田,以腰为轴,节节贯串,虚实分明,上下相随,刚柔相济,快慢相间,外形走弧线,内劲走螺旋,整套拳没有平面,没有直线,非圆即弧,浑然一圆。练习时,要把意气锻炼贯彻拳路的始终
太极拳练久了,你就能够感到万变不离其宗,所有架势动作皆在一起一落、一收一放、一开一合、一前一后、一左一右和左右旋转的太极图中。老架一路是根据人体的动作习惯编排的,右边的动作较多。练习老架一路是锻炼者由沉稳、动作柔绵、发力坚刚的发展阶段,向招式灵活的高级阶段发展的基础。是每次锻炼必须练习的。老架一路练得熟之又熟之后,应该进行每个招式的左边练习,如,左掩手肱拳、左金刚捣碓、左懒扎衣、左六封四闭、左单鞭、左摆莲脚、左二起脚、左旋风脚等等。
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练过六年之后,应该能从起势到收势的每一个招式中至少学会一个发劲动作。如,懒扎衣、六封四闭、斜行、撇身捶、金鸡独立、双推手、白鹤亮翅、白猿献果等。其中,玉女穿梭、拗步、倒卷肱、掩手肱拳、运手、金刚捣碓、青龙出水等招式中,至少应该学会二至三处发劲动作。如果对老架一路的练习感到厌倦,那是绝对错误的。老架一路越练越有奥妙之处。
然后,尝试进行老架二路和新架一、二路的练习,一并进行推手、和单个发劲、弹劲、抖劲动作的练习等。当你练到开合自如、进退自如、旋转自如、弹力自如的时候,太极拳就没有了套路。
膝则等于天平上的砝码,对方来力在我左肢,我方以左膝上提引化来力,同时右膝下沉以加强身体的稳度。这种动作等同于杠杆原理,顶劲上领就是支点,对方来力就是重点,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点。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用秤称物的目的不同。称物时要求力点和重点平衡,在拳法上则是对方力大则减小力点使它落空,对方力小则加强力点使之反转回去,但都必须配合自转的顺逆缠法,适当地滚动摩擦,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借劲与截劲的作用。
腿和足是服从眼的指挥而因敌变化、转换进退的。正常来讲,大腿根的高度应当随裆劲的松塌而和膝部略平。在步法进退时只能以腰的旋转带着小腿变化。但这种功夫如今习陈式者多练不到了,所以不一定这样要求。动作时,实腿要塌好裆劲,然后空腿向前或向后倾斜。前进则足尖斜向内勾,以足踵贴地前进,进到所需方位然后踏落足踵。不论进退都要提膝,而足部随着架式的需要或前或后地走里弧或外弧。足与膝的配合是膝部要和足踵上下对照,略向里合,成三角形。膝部要和胯根、足部配合,也是略向里合,成三角形。
步形大略有马步、弓步、盘步、虚步、独立步五种,只有轻重之分,而无纯虚、纯实之别。
臂部应分三节。肩为根节,肘为中节,手为梢节。 《太极拳论》要求“松肩、沉肘”。陈鑫解释“松”字最为明确,他说“臂部如挂肩上”。肘的松沉,不论顺缠逆缠都要保持肘尖向下的状态,不可使肘离肋内收,否则必然使手部离开中线以致丢劲。